|
当前位置:含有“鹿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鹿角草 [ 释义:鹿角草(《泉州本草》)
【异名】小鬼叉子、鬼针草(《江苏野生植物志》),山黄连、土黄连、不怕日草(《泉州本草》),鬼疙草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,刺针草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小花鬼针草一年生…… ] |
·鹿头肉 [ 释义:鹿头肉(《千金?食治》)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头上的肉,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性味】《千金?食治》:"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补气益精。治虚劳,消渴。①《千金?食治》:"主消渴,多梦妄见者。"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烦满多梦。"
【…… ] |
·鹿皮 [ 释义:鹿皮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皮,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炮制】用温水浸泡,去净毛、垢,切成小块,风干。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咸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纲目》:"一切漏疮,烧灰和猪脂纳之,日五、六易,…… ] |
·鹿髓 [ 释义:鹿髓(《别录》)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髓或脊髓。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性味】《别录》:"味甘,温。"
【功用主治】补阳益阴,生精润燥。治虚劳羸弱,肺痿咳嗽,阳痿,血枯。①《别录》:"主丈夫女子伤中,脉绝,筋急,咳逆,以酒服…… ] |
·鹿脂 [ 释义:鹿脂(《唐本草》)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脂肪油。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草》:"主痈肿死肌,温中,四肢不随,风头,通腠理。"②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"疗面疱疮,频频涂之。"…… ] |
·鹿衔草 [ 释义:鹿衔草(《滇南本草》)
【异名】破血丹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纸背金牛草、大肺筋草、红肺筋草(《重庆草药》),鹿寿茶(《陕西中草药》),鹿安茶(《山西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①鹿蹄草,又名…… ] |
·鹿肾 [ 释义:鹿肾(《别录》)
【异名】鹿茎筋(《千金?食治》),鹿鞭、鹿阴茎(《医林纂要》),鹿冲(《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》),鹿冲肾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性的外生殖器。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采集】宰鹿后,割取阴茎及睾…… ] |
·鹿藿根 [ 释义:鹿藿根(《湖南药物志》)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鹿藿的根,植物形态详"鹿藿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小儿疳积,妇女痛经,瘰疬,疖肿。
【选方】①治小儿疳积:鹿藿根三钱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②治月经痛:鹿藿根三钱,川芎三钱,木防己四钱,算盘子根…… ] |
·鹿梨根皮 [ 释义:鹿梨根皮(《本草图经》)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根皮。植物形态详"鹿梨"条。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酸涩,寒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图经》:"治疮癣及疥癞。"
【选方】①治一切疮:鹿梨根、蛇床子各半斤,真翦草四两,硫黄三钱,轻粉一钱…… ] |
·鹿齿 [ 释义:鹿齿(《唐本草》)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,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草》:"主留血,鼠瘘,心腹痛。"②《本草蒙筌》:"理鼠瘘,攻疮毒,水磨湿涂。"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