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鹿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鹿血 [ 释义:鹿血(《千金?食治》)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血液,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采集】宰鹿时取血,风干成紫棕色片状即成。
【性味】①《日用本草》:"味甘。"②《医林纂要》:"咸,热。"
【功用主治】补虚,和血。治虚损腰痛,心悸,失眠…… ] |
·鹿靥 [ 释义:鹿靥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甲状腺体。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瘿病。
【选方】治五瘿:鹿靥,以酒渍,炙干,再纳酒中更浸,炙令香,咽汁,味尽更易。(《僧深集方》五瘿丸)…… ] |
·鹿藿 [ 释义:鹿藿根(《湖南药物志》)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鹿藿的根,植物形态详"鹿藿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小儿疳积,妇女痛经,瘰疬,疖肿。
【选方】①治小儿疳积:鹿藿根三钱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②治月经痛:鹿藿根三钱,川芎三钱,木防己四钱,算盘子根…… ] |
·鹿角 [ 释义:太白鹿角(《陕西中草药》)
【异名】太白针、地蓬草、细石蕊。
【来源】为石蕊科植物匙石蕊的地衣体。
【植物形态】匙石蕊地衣体鳞片状,生于子器柄基部和上部,表面灰绿色,里面灰白色,稀瓣裂。子器柄粗壮,直立成树枝状,形如鹿角,高5厘米左右,直径…… ] |
·鹿筋 [ 释义:鹿筋(《唐本草》)
【来源】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。动物形态详"鹿茸"条。
【采集】全年均可采收。取鹿的四肢,抽出足筋,保留蹄部,阴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的鹿筋,细长条状,金黄或棕黄色,有光泽而透明。长45~65厘米左右,粗约1.5~2…… ] |
·鹿茸 [ 释义:鹿茸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
【异名】千年艾(《庐山志》),千重塔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瓶儿蜈蚣草、山门穹(《杭州药植志》),千层矮、龙须草、白路箕、毛茵陈、白丝草、土茵陈(《湖南药物志》),栀子草、牙痛草、白头翁、六月霜(《江西草药》),白…… ] |
·鹿寿草 [ 释义:鹿寿草(《陕西中药志》)
【异名】鹿寿茶、鹿衔草(《陕西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日本鹿蹄草多年生常绿草本。茎直立,近圆形,或略具角棱。单叶互生,近于丛出;叶片卵圆形,先端圆,全缘或有细疏锯齿,基部…… ] |
·鹿蹄草 [ 释义:鹿蹄草(《江苏植物名录》)
【异名】藏氏蓼(《中国北部植物图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戟叶蓼一年生草本,高60~90厘米,直立或斜生。茎四棱形,棱上有倒生钩刺。叶互生,戟形,长3~9厘米,宽2~7厘米,上面疏生…… ] |
·鹿药 [ 释义:鹿药(《千金?食治》)
【异名】九层楼、盘龙七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偏头七、螃蟹七、白窝儿七、狮子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,山糜子(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百合科植物鹿药的根茎及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鹿药多年生草本,高达40厘米。根茎…… ] |
·鹿角菜 [ 释义:鹿角菜(《食性本草》)
【异名】猴葵,鹿角(《南越志》),纶(《通志》),赤菜(《闽书》),山花菜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
【来源】为海萝科植物海萝的藻体。
【植物形态】海萝藻体紫红色,高4~10厘米,可达15厘米;自盘状固着器丛生具不规则的叉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