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牛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牛喉咙 [ 释义:牛喉咙(《千金?食治》)
【来源】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,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反胃吐食。①《千金?食治》:"主小儿呷("呷"一作"呷气")。"②《纲目》:"疗反胃吐食。"
【选方】治反胃吐食,药物不下,结肠三、五日至七、…… ] |
·牛马藤 [ 释义:牛马藤(《草木便方》)
【异名】过山龙(《草木便方》),油麻血藤(《中草药资料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常绿油麻藤的根及茎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常绿油麻藤,又名:常春油麻藤、常绿黎豆、棉麻藤。常绿攀援灌木,通常长5~10米,少有20米者。茎棕色…… ] |
·牛舌草 [ 释义:牛舌草(《江苏药材志》)
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齿果酸模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1米左右,多分枝。叶互生,具柄;叶长圆形,先端钝或尖,基部圆形或心形,边缘略呈波状。花序顶生,通常具叶,花簇呈轮状排列;花被6,黄…… ] |
·牛膝 [ 释义:云牛膝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
【异名】土牛膝(《滇南本草》)。
【来源】为苋科植物红褐粗毛牛膝的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红褐粗毛牛膝多年生草本。根圆柱形,外表土黄色。茎直立,四棱形,只纵沟,被疏柔毛,茎及叶呈红色,干后呈棕褐色。单叶对生,椭圆…… ] |
·牵牛子 [ 释义:牵牛子(《雷公炮炙论》)
【异名】草金铃(《雷公炮炙论》),金铃(《本草图经》),黑牵牛、白牵牛(《仁斋直指方》),黑丑、白丑(《纲目》)。
【来源】为旋花科植物牵牛或毛牵牛等的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①牵牛(《雷公炮炙论》),又名:盆甑草(《…… ] |
·犀牛皮 [ 释义:犀牛皮(《纲目拾遗》)
【来源】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皮。动物形态详"犀角"条。
【炮制】将原药洗净,烘熟切片,晒干。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物理小识》:"治风活血最效。"②程登瀛:"犀皮多刨入药,力祛风解毒之要剂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或煮…… ] |
·紫金牛 [ 释义:紫金牛根(《本草图经》)
【来源】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根,植物形态详"紫金牛"条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洗净,晒干。
【性味】辛,平。①《本草图经》:"味辛。"②《纲目》:"辛,平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图经》:"主时疾膈气,去风痰…… ] |
·白牛膝 [ 释义:白牛膝(《滇南本草》)
【异名】小九占牛(《滇南本草》),九股牛膝、长深根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小被单草"条。
【采集】夏末秋初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根细长圆柱形,长12~45厘…… ] |
·金牛草 [ 释义:金牛草(《中药志》)
【异名】小兰膏、细叶金不换、细金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小金不换(《广东中药》Ⅱ),细金牛草、七寸金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小金牛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远志科植物小花远志的带根全草。
【植…… ] |
·牛胞衣 [ 释义:牛胞衣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胎盘。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《海上方》:"治臁疮不敛,牛胞衣一只,烧存性,研搽。"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