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牛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倒挂牛 [ 释义:倒挂牛(《陕西中草药》)
【异名】大牛昴、朝天子、牛王刺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多毛叶云实的根及茎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多毛叶云实落叶攀援灌木,有钩刺。幼枝密被褐色短柔毛,老枝红褐色。2回羽状复叶,长20~30厘米;羽片3~10对,有柄;每羽片有…… ] |
·伏牛花 [ 释义:伏牛花(《开宝本草》)
【异名】隔虎刺花(《开宝本草》)。
【来源】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。植物形态详"虎刺"条。
【性味】《开宝本草》:"苦甘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除湿,舒筋止痛。治风湿痹痛,头痛,四肢拘挛。①《开宝本草》:"疗久风湿…… ] |
·牯牛卵囊 [ 释义:牯牛卵囊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睾丸及阴囊。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含雄性激素睾丸甾酮,牛睾丸100公斤得10毫克。
【功用主治】吴球:"治疝气,牯牛卵囊一具,煮烂,入小茴香、盐少许,拌食。"…… ] |
·广东土牛膝 [ 释义:广东土牛膝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【异名】斑骨相思、土牛膝、多须公、六月霜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白须公(《本草求原》),牛舌大黄、小罗伞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六月雪(《陆川本草》),大麻(《广西中草药》),飞机草、石辣、白花姜(《南方…… ] |
·金牛七 [ 释义:金牛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毛茛科植物太白乌头的块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太白乌头多年生草本,高35~60厘米。块根圆锥形,具须根,外皮黑褐色,常2个并生。茎直立,单一,不分枝或中部以上分枝,紫色,上部稍拱曲。叶互生,具长柄1,轮廓五角形…… ] |
·牛蒡茎叶 [ 释义:牛蒡茎叶(《药性论》)
【异名】大夫叶(《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菊科植物牛蒡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牛蒡子"条。
【成分与药理】叶含抗菌物质最多,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,最小抑制浓度为每毫升400微克,叶之浆汁亦有一定作用。抗菌成分在开花期含率最…… ] |
·牛蒡子 [ 释义:牛蒡子(《本草图经》)
【异名】恶实(《别录》),鼠粘子(《本草图经》),黍粘子(《珍珠囊》),大力子(《卫生易简方》),蝙蝠刺(《纲目》),毛然然子、黑风子(《青海药材》),毛锥子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粘苍子(《辽宁主要药材》),鼠尖子…… ] |
·牛肠 [ 释义:牛肠(《本草蒙筌》)
【来源】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肠,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蒙筌》:"厚肠,除肠风痔漏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煮食。…… ] |
·牛毛七 [ 释义:牛毛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山毛藓密集成丛,暗绿带黄棕色,高4~10厘米。茎直立,纤细,又状分枝,多目次年生殖苞下茁生新枝,形成分层的垫状;密披红棕色暇根。叶密生,干时卷缩,湿时倾立,狭长披针…… ] |
·牛脂 [ 释义:牛脂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牛抖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。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,温,微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纲目》:"治诸疮,疥癣,白秃。"
【宜忌】《纲目》:"多食发痼疾。"
【选方】①治渴利:生栝楼根(去皮,细切)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