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牛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牛喉咙 [ 释义:牛喉咙(《千金?食治》)
【来源】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,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反胃吐食。①《千金?食治》:"主小儿呷("呷"一作"呷气")。"②《纲目》:"疗反胃吐食。"
【选方】治反胃吐食,药物不下,结肠三、五日至七、…… ] |
·牛泷草 [ 释义:牛泷草(《贵州草药》)
【异名】夜抹光(《贵州草药》),三角叶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,都格里巴(苗名)。
【来源】为柳叶菜科植物牛泷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牛泷草多年生草本,高40~70厘米。茎绿色,密被短柔毛,叶对生,卵形,长5~9厘米,宽…… ] |
·牛马藤 [ 释义:牛马藤(《草木便方》)
【异名】过山龙(《草木便方》),油麻血藤(《中草药资料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常绿油麻藤的根及茎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常绿油麻藤,又名:常春油麻藤、常绿黎豆、棉麻藤。常绿攀援灌木,通常长5~10米,少有20米者。茎棕色…… ] |
·牛脾 [ 释义:牛脾(《本草拾遗》)
【异名】牛连贴(《滇南本草》)。
【来源】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脾脏,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性味】《滇南本草》:"水牛连贴,性温,味甘微酸。"
【功用主治】健脾消积。治脾胃失健,消化不良,食积痞满。①《本草拾遗》:"…… ] |
·牛舌草 [ 释义:牛舌草(《江苏药材志》)
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齿果酸模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1米左右,多分枝。叶互生,具柄;叶长圆形,先端钝或尖,基部圆形或心形,边缘略呈波状。花序顶生,通常具叶,花簇呈轮状排列;花被6,黄…… ] |
·牛舌头 [ 释义:牛舌头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
【异名】苣荬菜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野苦荬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山苦荬(《广西中草药》),牛舌片(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匍茎苦菜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匍茎苦菜多年生草本,有乳汁,具匍匐茎…… ] |
·牛蹄甲 [ 释义:牛蹄甲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甲,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《纲目》:"烧灰服,治牛痫;和油涂臁疮;研末贴脐,止小儿夜啼。"
【选方】①治臁胫烂疮:牛蹄甲烧灰,桐油和敷。(《海上方》)②治玉茎生疮:牛蹄甲烧灰,…… ] |
·牛西西 [ 释义:牛西西(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【异名】土大黄、牛耳大黄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巴天酸模的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巴天酸模多年生草本,高1~1.5米。根粗壮,黄褐色。茎直立租壮,笆一或分枝,基生叶具长柄,长椭圆形,基部圆形或微心形,长…… ] |
·牛脂 [ 释义:牛脂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牛抖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。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,温,微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纲目》:"治诸疮,疥癣,白秃。"
【宜忌】《纲目》:"多食发痼疾。"
【选方】①治渴利:生栝楼根(去皮,细切)…… ] |
·入地金牛 [ 释义:入地金牛(《本草求原》)
【别名】蔓椒、豕椒(《本经》),猪椒、彘椒、狗椒(《别录》),冂椒(陶弘景),金椒(《本草图经》),金牛公、两边针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山椒(《广州植物志》),上山虎、花椒刺、胡椒?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出山虎、入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