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牛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牛肝 [ 释义:牛肝(《别录》)
【来源】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,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①《日用本草》:"味甘,凉。"②《本草经疏》:"味苦甘,气和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养血,补肝,明目。治血虚萎黄,虚劳羸瘦,青盲,雀目。①《别录》:"主明…… ] |
·牛喉咙 [ 释义:牛喉咙(《千金?食治》)
【来源】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,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反胃吐食。①《千金?食治》:"主小儿呷("呷"一作"呷气")。"②《纲目》:"疗反胃吐食。"
【选方】治反胃吐食,药物不下,结肠三、五日至七、…… ] |
·牛口涎 [ 释义:牛口涎(《本草拾遗》)
【异名】牛涎(《千金方》)。
【来源】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唾涎。动物形态详"牛肉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噎膈,反胃呕吐。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反胃。"②《纲目》:"吮小儿,治客忤。灌一合,治小儿霍乱。入盐少许,顿服一盏…… ] |
·牛毛毡 [ 释义:山牛毛毡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【异名】田高梁、牛毛草、牛毛毡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褐穗飘拂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片角草(《中国植物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莎草科植物暗褐飘拂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暗褐飘拂草多年生草本,秆丛生,高20~40厘米。…… ] |
·牛奶浆 [ 释义:牛奶浆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【异名】毛天仙果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牛奶浆"条。
【采集】随时可采。挖取后,洗净晒干。
【性味】甘辛,温。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微苦,温。"②《闽东本草…… ] |
·牛奶浆根 [ 释义:牛奶浆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【异名】毛天仙果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牛奶浆"条。
【采集】随时可采。挖取后,洗净晒干。
【性味】甘辛,温。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微苦,温。"②《闽东本草…… ] |
·牛奶树 [ 释义:牛奶树子(《岭南采药录》)
【来源】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牛奶树"条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【性味】《岭南采药录》:"味酸,性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岭南采药录》:"治腋疮,捣其子及叶敷之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外用:捣…… ] |
·牛奶树子 [ 释义:牛奶树子(《岭南采药录》)
【来源】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牛奶树"条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【性味】《岭南采药录》:"味酸,性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岭南采药录》:"治腋疮,捣其子及叶敷之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外用:捣…… ] |
·牛肉 [ 释义:牛肉(《别录》)
【来源】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。
【动物形态】①黄牛(《说文》)体长1.5~2米,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。体格强壮结实。头大,额广,鼻阔,口大。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,其间皮肤硬而光滑,无毛,称为鼻镜。眼、耳都很大。头上…… ] |
·牛嗓管树 [ 释义:牛嗓管树根(《云南中草药》)
【来源】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,详"牛嗓管树"条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晒干或鲜用。
【性味】甘淡,平,有毒。
【功用主治】接骨拔脓。治骨折,大疮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外用:捣敷。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