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楸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鹅掌楸根 [ 释义:鹅掌楸根(《贵州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,植物形态详"凹朴皮"条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
【性味】性温,味辛。
【功用主治】驱风除湿,强筋壮骨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泡酒服。
【选方】①治痿症(肌肉萎绪)…… ] |
·吕宋楸毛 [ 释义:吕宋楸毛(李承祜《生药学》)
【异名】吕宋楸荚粉(李承祜《生药学》)。
【来源】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实的腺毛及毛茸。
【植物形态】粗糠柴,又名:香檀、香桂树、六检仔、菲岛桐、假桂树、新妇木、六年仔、加麻刺、红果果、大枫脑、香楸藤。常绿小乔…… ] |
·刺楸树皮 [ 释义:刺楸树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
【异名】丁桐皮、钉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刺楸皮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刺楸(《救荒本草》),又名:鼓钉刺、刺枫树、刺桐、云楸、棘楸、丁木树、鸟不宿、上山虎、丁皮树、丁桐…… ] |
·核桃楸皮 [ 释义:核桃楸皮(《中药志》)
【异名】楸树皮(《甘肃中药手册》),楸皮(《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。植物形态详"核桃楸果"条。
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收,剥取枝皮或干皮,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的枝皮,常扭曲成绳状或呈单卷筒状,…… ] |
·核桃楸果 [ 释义:核桃楸果(《河北药植志》)
【异名】胡桃楸、马核果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楸马核果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。
【来源】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未成熟果实或果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核桃楸,又名:山核桃。落叶乔木,高达20米。树皮暗灰色;小枝粗壮,具柔腺毛…… ] |
·天山花楸 [ 释义:天山花楸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
【异名】花楸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的嫩枝、皮及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天山花楸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米。冬芽外生白色柔毛,幼枝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簇生于短枝端,小叶通常11~1…… ] |
·楸 [ 释义:天山花楸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
【异名】花楸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的嫩枝、皮及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天山花楸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米。冬芽外生白色柔毛,幼枝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簇生于短枝端,小叶通常11~1…… ] |
·楸木皮 [ 释义:楸木皮(《本草拾遗》)
【异名】楸白皮(《千金方》)。
【来源】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。
【植物形态】楸(《本草拾遗》),又名:金丝楸、梓桐。落叶乔木,高达15米。树干耸直,枝直向上。单叶,对生叶片三角状广卵形以至广卵状椭圆形,…… ] |
·花楸 [ 释义:天山花楸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
【异名】花楸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的嫩枝、皮及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天山花楸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米。冬芽外生白色柔毛,幼枝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簇生于短枝端,小叶通常11~1…… ] |
·楸叶 [ 释义:楸叶(《本草拾遗》)
【来源】为紫葳科植物楸德叶片,植物形态详"楸木皮"条。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苦,小寒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消肿拔毒,排脓生肌。治肿疡,发背,瘰疬,白秃。《本草拾遗》:"捣敷疮肿,亦煮汤洗脓血,冬取干叶,汤揉用之。"
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