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人中黄 [ 释义:人中黄(《日华子本草》)
【别名】甘草黄(《医林纂要》),甘中黄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甘草末置竹筒内,于人粪坑中浸溃后的制成品。
【制法】用甘草磨成粗粉,装入一端有节的竹筒内,另一端用布塞紧,松香封口,将竹筒刮去篾青,浸入清水粪…… ] |
·空心花 [ 释义:空心花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
【异名】嫩肉木、丁药、鲫鱼胆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。
【来源】为紫金牛科植物鲫鱼胆的全株。
【植物形态】鲫鱼胆灌木,高1~3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;小枝、叶或脉上和花序均被柔毛。叶互生,薄纸质,阔椭圆状卵形…… ] |
·姜露 [ 释义:姜露(《纲目拾遗》)
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的蒸馏液。植物形态参见"生姜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辟寒,解中霜雾毒,驱瘴,消食化痰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炖温,3~5钱。…… ] |
·僵蛹 [ 释义:僵蛹(《中草药通讯》(6):5,1972)
【来源】为蚕蛹经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。动、植物形态详"白僵蚕"条。制法取白僵菌在25~28℃下经斜面培养10~12天,再将菌种用煮茧液作液体扩大培养,在摇床上振荡36小时左右,使菌液呈均匀混浊状,即…… ] |
·香榧草 [ 释义:香榧草(《贵州草药》)
【异名】须须草。
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鲫鱼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鲫鱼草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直立或基部倾匍,高10~100厘米,长短不齐。叶片线形,长3~26厘米,宽3~5毫米,边缘粗糙;叶鞘无毛;叶舌干膜质。圆锥花…… ] |
·姜味草 [ 释义:姜味草(《滇南本草》)
【异名】地生姜(《昆明药植调查》),柏枝草、香草、灵芝草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,小姜草、小香草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姜味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姜味草多年生草本,高15~30厘米,全体有姜气…… ] |
·豇豆壳 [ 释义:豇豆壳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豇豆的荚壳。植物形态详"豇豆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镇痛,消肿。治腰痛,乳痈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鲜用3~5两。…… ] |
·桑椹 [ 释义:桑椹酒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,同药曲酿成的酒。参见"桑椹"条。
【制法】《纲目》:"用桑椹捣汁煎过,同曲米如常酿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宁原《食鉴本草》:"补五脏,明耳目。"②《纲目》:"治水肿不下则满,下之则虚。"…… ] |
·血榧 [ 释义:血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【异名】臭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南方红豆杉,又名:美丽红豆杉。常绿乔木,高10~25米。树皮赤褐色。叶螺旋状着生,排成2列,钱形,镰刀状弯曲,长2~…… ] |
·见血清 [ 释义:见血清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
【异名】立地好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毛慈姑、岩芋(《浙扛民间常用草药》),黑兰、矮胖儿(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肉螃蟹、铁耙梳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,倒岩提、走子草、肉龙箭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【来源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