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小蓟 [ 释义:
【中文名】:小蓟(《本章经集注》)
【类别】:全草类
【异名】猫蓟(陶弘景),青刺蓟、千针草(《本草图经》),刺蓟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刺儿菜(《纲目抬遗》),青青菜、萋萋菜、枪刀菜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,野红花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刺角菜、…… ] |
·榧根皮 [ 释义:榧根皮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【来源】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根皮,植物形态详"榧子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风湿肿痛,榧根皮加九力钢(菊科千里光)煎服。…… ] |
·假蓝靛 [ 释义:假蓝靛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
【异名】木蓝(《陆川本草》),小蓝青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野青树的茎叶及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野青树直立灌木或亚灌木,高1~1.5米。茎有角,稍分枝,被紧贴短柔毛。羽状复叶,长5~10厘米,有小…… ] |
·建兰根 [ 释义:建兰根(《纲目拾遗》)
【异名】土续断(《续古今考》),兰根(《五杂俎)),兰花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
【来源】为兰科植物建兰的根,植物形态详"建兰花"条。
【采集】随时可采,鲜用。
【性味】辛,平。①《医林纂要》:"苦甘,温。"②《植物名…… ] |
·假酸浆 [ 释义:假酸浆子(《贵州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假酸浆"条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
【化学成分】种子含油18.6%,其中饱和住房酸11.1%、亚油酸20.8%、油酸64.4%和不皂化物质(豆甾醇、谷甾醇)0.83%…… ] |
·箭杆风 [ 释义:箭杆风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
【异名】山姜、假砂仁。
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箭杆风的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箭杆风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可达1米,全株有生姜气味。根茎横走,节上生有须根。嫩芽粉红色,秆直立。叶互生,深绿色,背面叶脉隆起。秆顶开白色小…… ] |
·豇豆叶 [ 释义:豇豆叶(《滇南本草》)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豇豆的叶片,植物形态详"豇豆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《滇南本草》:"冶淋症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鲜用2~3两。…… ] |
·青鱼胆草 [ 释义:青鱼胆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【异名】胆草、对叶林、抽筋草。
【来源】为龙胆科植物蔓龙胆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蔓龙胆多年生蔓生草本。茎细长。叶对生,纸质,卵状披针形,长4~7厘米,宽1.2~2.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,全缘,深绿色;3主脉…… ] |
·假连翘叶 [ 释义:假连翘叶(《福建中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叶片,详"假连翘"条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化学成分】叶含叶绿素以及β-胡萝卜素、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。
【性味】甘微辛,温,有小毒。
【功用主治】活瘀消肿。
【选方】①治痈肿初起:…… ] |
·小巢菜 [ 释义:小巢菜(《纲目》)
【异名】翘摇(《本草拾遗》),元修菜、野蚕豆、漂摇草(《纲目》),雀野豆、野豌豆、雀野豌豆、白翘摇,苕子、白花苕菜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小野麻豌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种植物硬毛果野豌豆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