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香圆子 [ 释义:香圆子(《江苏药材志》)
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香圆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香橼"条。
【采集】10~11月间采收成熟果实,取出种子洗净,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的种子,呈扁卵形,长1~1.5厘米,宽5~8毫米。一端钝圆,另一端尖突。表面黄白.色至灰…… ] |
·姜叶三七 [ 释义:姜叶三七(《广西中草药》)
【异名】姜七、内消子、土三七、打不死。
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姜叶三七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状茎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棕褐色,有膜质叶鞘,芳香而有辛辣味。叶通常2~3枚丛生,具长柄…… ] |
·雀麦米 [ 释义:雀麦米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雀麦"条。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纲目》:"滑肠。"②《本经逢原》:"益肝和脾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煮食。…… ] |
·香水塔花 [ 释义:香水塔花(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)
【异名】水塔花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水星波罗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【来源】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红苞风梨多年生草本。无茎。叶旋叠状或簇生,6~15片,无柄,阔披针形,长30~4…… ] |
·北沙参 [ 释义:
【中文名】北沙参(《本草汇言》)
【类别】根类
【异名】海沙参、银条参、莱阳参(《江苏植药志》),辽沙参(《中药志》),野香菜根(《中药材手册》),真北沙参(《卫生易简方》)。
【来源】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珊瑚菜(《江淮…… ] |
·青葙花 [ 释义:青葙花(《江西本草》)
【来源】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花序。植物形态详"青葙"条。
【性味】《江西草药》:"性微寒,味苦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肝凉血,明目去翳。治吐血,头风,目赤,血淋,月经不调,白带,血崩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…… ] |
·假鹊肾树 [ 释义:假鹊肾树(《云南中草药》)
【异名】止血树皮、清水跌打、滑叶跌打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假鹊肾树的树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假鹊肾树乔木,高达15米,胸径达25厘米。树皮灰褐色或褐色,平滑,近无毛。有乳状树液,叶革质,椭圆状矩圆形…… ] |
·人参果 [ 释义:人参果(《陕西中草药》)
【别名】人头七、开口箭。
【来源】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角盘兰多年生草本。块根球状或卵状,径约1厘米,干燥后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,具纵皱。茎直立,高15~35厘米。叶互生,通常2枚,生于茎下部,稀…… ] |
·神曲 [ 释义:神曲(《药性论》)
【异名】六神曲(《本草便读》)。
【来源】为辣蓼、青蒿、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,经发酵而成的曲剂。
【制法】用鲜青蒿、鲜苍耳、鲜辣蓼各12斤,切碎;赤小豆碾末、杏仁去皮研各6斤,混合拌匀,入麦麸100斤,白面60斤…… ] |
·向天蜈蚣 [ 释义:向天蜈蚣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【异名】叶顶珠、铁精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田菁半灌木,高可达2~3米。茎直立,分枝,近秃净或被少数散生紧贴的毛,枝及叶轴平滑或有时有小凸点。双数羽状复叶,长15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