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糠油 [ 释义:糠油(《验方新编》)
【来源】为从米皮糠中提取的脂肪油。
【制法】用大碗一只,以纸紧糊碗口(纸上用针刺若干细孔),上堆细米糠成尖塔状,引火缓缓燃烧米糠,烧至离纸三分许时(不可将纸烧穿),将糠灰与纸一并除去,碗底留有黑褐色油状物即为糠油。
【…… ] |
·榉树叶 [ 释义:榉树叶(《唐本草》)
【来源】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榉树皮"条。
【性味】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冷,无毒。"②婉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味苦,寒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草》:"嫩叶,?贴火烂疮有效。"①《日华子本…… ] |
·苦菜 [ 释义:山苦菜(《贵州草药》)
【异名】野洋烟、老蛇药。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高莴苣的花、嫩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高莴苣二年生草本,高1~1.5米。茎直立,被柔毛。叶互生,有乳汁,叶片椭圆形,长6~9厘米,宽2.5~3.8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下延成翼…… ] |
·橘根 [ 释义:橘根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
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橘"条。
【采集】9~10月采收。
【性味】《重庆草药》:"味苦辛,性平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顺气止痛,除寒湿。"②《重庆草…… ] |
·卷柏 [ 释义:兖州卷柏(《本草图经》)
【异名】金不换、金扁柏、金扁桃、石养草、田鸡爪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花肺金、茯苓蕨、飞扬蕨,烂皮蛇、扇卷柏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石卷枯(《陆川本草》),金花草、千年柏、孔雀毛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地柏拟《四川中药…… ] |
·橘红珠 [ 释义:橘红珠(《中药志》)
【异名】橘珠、橘胎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幼小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化橘红"条。
【采集】春季采收落下的幼果,晒干即成。
【药材】干燥幼果近球形,径4~5厘米。表面黄绿色,密被灰绿色短绒毛,…… ] |
·矩形叶鼠刺 [ 释义:矩形叶鼠刺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【异名】鸡骨柴、牛皮桐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老茶王、华鼠刺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植物矩形叶鼠刺的根、花。
【植物形态】矩形叶鼠刺常绿灌木,高2~4米或以上。叶互生,薄革质,倒卵形或…… ] |
·?藤 [ 释义:?藤子(《本草拾遗》)
【异名】象豆(《南方草木状》)。合子(《本草拾遗》),?子(《日华子本草》),眼镜豆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?藤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?藤"条。
【化学成分】含甾醇、黄酮类、酚性成分、氨基酸、有机…… ] |
·木槿子 [ 释义:木槿子(《纲目》)
【异名】朝天子(《饮片新参》),川槿子(《药材学》)。
【来源】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木槿皮"条。
【采集】9~10月,果实现黄绿色时摘下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蒴果,呈卵圆形或矩圆形,长约2厘米,直径约1.6…… ] |
·酒饼叶根 [ 释义:酒饼叶根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
【来源】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酒饼叶"条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
【性味】辛,平,无毒。
【功用主治】浸酒,治风湿性关节炎,肠胃寒痛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6钱;或浸酒。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