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接骨草1 [ 释义:接骨草1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
【异名】红母鸡药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红毛母鸡、壮阳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舞草的枝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舞草(《酉阳杂俎》)小灌木,高达1.5米。茎圆柱状,有纵沟,无毛。叶互生,羽状复叶,小叶…… ] |
·鹅掌楸根 [ 释义:鹅掌楸根(《贵州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,植物形态详"凹朴皮"条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
【性味】性温,味辛。
【功用主治】驱风除湿,强筋壮骨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泡酒服。
【选方】①治痿症(肌肉萎绪)…… ] |
·剑花 [ 释义:剑花(《广东中药》)
【异名】量天尺花、霸王花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昙花(《广州植物志》),七星剑花、龙骨花(《广东中药》Ⅱ),霸王鞭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,)。
【来源】为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。
【植物形态】量天尺(《岭南采药录》)多…… ] |
·鲛鱼 [ 释义:鲛鱼皮(《本草经集注》)
【来源】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皮。动物形态详"鲛鱼"条。
【性味】①《别录》:"甘咸,无毒。"②《品汇精要》:"味甘咸,性平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食鱼中毒,烧末服之。"②《纲目》:…… ] |
·榧根皮 [ 释义:榧根皮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【来源】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根皮,植物形态详"榧子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风湿肿痛,榧根皮加九力钢(菊科千里光)煎服。…… ] |
·假酸浆子 [ 释义:假酸浆子(《贵州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假酸浆"条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
【化学成分】种子含油18.6%,其中饱和住房酸11.1%、亚油酸20.8%、油酸64.4%和不皂化物质(豆甾醇、谷甾醇)0.83%…… ] |
·接骨木花 [ 释义:接骨木花(《国药提要》)
【来源】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花,植物形态详"接骨木"条。
【采集】4~5月采收整个花序。加热后花即脱落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国药提要》:"为发汗药。"②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为茶剂,用于发汗,又有利尿之…… ] |
·降真香 [ 释义:降真香(《证类本草》)
【异名】紫藤香(《卫济宝书》),降真(《真腊风土记》),降香(《纲目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根部心材。
【植物形态】降香檀,又名:花梨母。乔木,高10~15米,除幼嫩部分、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,其余无毛。…… ] |
·刺楸树皮 [ 释义:刺楸树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
【异名】丁桐皮、钉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刺楸皮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刺楸(《救荒本草》),又名:鼓钉刺、刺枫树、刺桐、云楸、棘楸、丁木树、鸟不宿、上山虎、丁皮树、丁桐…… ] |
·榧实 [ 释义:释名
赤果、玉榧、玉山果。
气味
甘、平、涩、无毒。
主治
杀体内寄生虫。用榧子一百枚,去皮,炒熟吃。胃弱的人,用量减半。
令发不落。用榧子三个、胡桃二个、侧柏叶一两,捣烂浸雪水中,梳头发。
突然吐血。先吃蒸饼两、三个,以榧子为末,开水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