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角蒿 [ 释义:角蒿2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
【异名】乌确玛尔布(藏名)。
【来源】为紫葳科植物藏角蒿的根及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藏角蒿多年生草本。块根粗厚,根茎短。单叶基出,大头羽状深裂,形似萝卜叶。先花后叶,花大,单生于花茎上,紫红色,稍呈唇形。蒴果,成…… ] |
·血榧 [ 释义:血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【异名】臭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南方红豆杉,又名:美丽红豆杉。常绿乔木,高10~25米。树皮赤褐色。叶螺旋状着生,排成2列,钱形,镰刀状弯曲,长2~…… ] |
·假连翘 [ 释义:假连翘叶(《福建中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叶片,详"假连翘"条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化学成分】叶含叶绿素以及β-胡萝卜素、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。
【性味】甘微辛,温,有小毒。
【功用主治】活瘀消肿。
【选方】①治痈肿初起:…… ] |
·榧子 [ 释义:榧子(《唐本草》)
【异名】彼子(?子)(《本经》),榧实(《别录》),罴子(陶弘景),玉山果(《东坡诗集》),赤果、玉榧(《日用本草》)。
【来源】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榧(《别录》),又名:野杉(《纲目》),香榧、木榧。…… ] |
·白芥子 [ 释义:白芥子(《唐本草》)
【异名】辣菜子(《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白芥"条。
【采集】夏末、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,晒干后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。
【药材】种子呈圆球形,直径1.1~2.5毫米,较黄芥子为大。…… ] |
·假酸浆子 [ 释义:假酸浆子(《贵州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假酸浆"条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
【化学成分】种子含油18.6%,其中饱和住房酸11.1%、亚油酸20.8%、油酸64.4%和不皂化物质(豆甾醇、谷甾醇)0.83%…… ] |
·楸木皮 [ 释义:楸木皮(《本草拾遗》)
【异名】楸白皮(《千金方》)。
【来源】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。
【植物形态】楸(《本草拾遗》),又名:金丝楸、梓桐。落叶乔木,高达15米。树干耸直,枝直向上。单叶,对生叶片三角状广卵形以至广卵状椭圆形,…… ] |
·碱蓬 [ 释义:碱蓬(《救荒本草》)
【异名】盐蓬(《救荒本草》)。
【来源】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灰绿碱蓬一年生草本,高30~150厘米。茎直立,有条纹,上部多分枝;枝细长,斜伸或开展。叶无柄,线形,长1.5~5厘米,宽1.5毫米,先端…… ] |
·楸 [ 释义:天山花楸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
【异名】花楸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的嫩枝、皮及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天山花楸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米。冬芽外生白色柔毛,幼枝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簇生于短枝端,小叶通常11~1…… ] |
·尖尾风 [ 释义:尖尾风根(《本草求原》)
【来源】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,详"尖尾风"条。
【性味】辛苦,温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辛,性温。"②《本草求原》:"辛苦,温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活血。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治风湿,敷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