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”的本草词语列表 |
|
|
·姜黄 [ 释义:姜黄(《唐本草》)
【异名】宝鼎香(《纲目》),黄姜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。
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姜黄或郁金的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①姜黄多年生宿根草本。根粗壮,末端膨大成长卵形或纺锤状块根,灰褐色。根茎卵形,内面黄色,侧根茎圆柱状,红黄色。叶根…… ] |
·绛梨木叶 [ 释义:绛梨木叶(《重庆草药》)
【来源】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绛梨木子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食积饱胀。
【选方】治小儿食积疳积:绛梨木叶一两,鸡屎藤叶一两,刮金板叶-两。打粉。每次服一钱,兑开水或放入饭内服。…… ] |
·核桃楸皮 [ 释义:核桃楸皮(《中药志》)
【异名】楸树皮(《甘肃中药手册》),楸皮(《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。植物形态详"核桃楸果"条。
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收,剥取枝皮或干皮,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的枝皮,常扭曲成绳状或呈单卷筒状,…… ] |
·江南卷柏 [ 释义:江南卷柏 HerbaSelaginellaeMoellendorfii (英)Moellendorf"sSpikemossHerb
【别名】 石柏、岩柏草、黄疸卷柏。
【来源】 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moel…… ] |
·榛子 [ 释义:榛子(《日华子本草》)
【异名】棰子(《本草求原》),平榛(《河北习见树木图说》),山反栗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。
【来源】为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。
【植物形态】榛(《诗经》)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1~7米。叶互生;阔卵形至宽倒卵形,长5~13…… ] |
·豇豆根 [ 释义:豇豆根(《滇南本草》)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,植物形态详"豇豆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健脾益气,消食治食积,脾胃虚弱,淋浊,痔血,疔疮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"捣烂敷疔疮。根、梗烧灰,调油搽破烂处,又能长肌肉。"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五淋,消食…… ] |
·鲛鱼胆 [ 释义:鲛鱼胆(《食疗本草》)
【来源】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胆。动物形态详"鲛鱼"条。
【功用主治】《食疗本草》:"治喉闭。取胆汁和白矾灰,丸之如豆颗,绵裹纳喉中,良久吐恶涎沫,即喉咙开。腊月取之。"…… ] |
·姜叶三七 [ 释义:姜叶三七(《广西中草药》)
【异名】姜七、内消子、土三七、打不死。
【来源】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姜叶三七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状茎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棕褐色,有膜质叶鞘,芳香而有辛辣味。叶通常2~3枚丛生,具长柄…… ] |
·橘白 [ 释义:橘白(《本草便读》)
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。植物形态详"橘"条。
【采集】选取新鲜的橘皮、用刀扦去外层红皮(即橘红)后,取内层的白皮,除去橘络,晒干或晾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状的薄层块片…… ] |
·假茼蒿 [ 释义:假茼蒿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
【异名】野茼蒿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冬风菜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革命菜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革命菜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可达1米。茎圆形,有纵条纹。单叶互生;具长柄;叶片矩圆状椭圆形,长7~12厘米……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