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词典logo
  词语: 米仔兰
  解释: 米仔兰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 【异名】树兰(《台湾府志》),暹罗花、鱼子兰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千里香(《陆川本草》),兰花米、珠兰、木珠兰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楝科植物米仔兰的花朵或枝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米仔兰,又名:碎米兰。常绿小乔木,高达5~6米。枝多,树冠呈半圆形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约13厘米,叶柄上有黑色腺点,叶轴上稍有翅;小叶3~5片,革质有光泽,先端1片较长,两侧的小叶较小,基部的一对小叶更小,小叶无柄,狭椭圆形至狭椭圆状披针形,长5~8厘米,先端钝或钝尖,全缘或呈微彼状,基部楔形而下延。花单性与两性同株,为腋生疏散的圆锥花序,长6~12厘米;花朵小而多,圆球形,甚芳香,花径2毫米,具短梗;萼片5,绿色;花瓣5,黄色;雄蕊5,花丝合生成筒状,花药藏筒内;雌蕊1,1~2室,胚珠1~5粒。浆果,卵形或近球形,长10~12毫米,表面常有散生星状鳞片。花期7~8月。多栽培于宅旁或庭园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 【采集】夏季花开放时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 【药材】干燥的花朵呈细小均匀的颗粒状,棕红色。下端有一极细的花柄,基部有小宿萼5片;花冠由5片花瓣紧包组成,内面有不太明显的花蕊,淡黄色。体轻,质硬稍脆。气清香。以色金黄、香气浓者为佳。产广西、四川等地。 【化学成分】叶含三萜成分米仔兰醇等。 【性味】味辛甘,性平。 【归经】入肺、胃、肝三经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花:解郁宽中,催生,醒酒,清肺,醒头目,止烦渴。治胸膈胀满不适,噎膈初起,咳嗽及头昏。(性味以下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②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枝叶:治跌打,疽疮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熬膏涂敷。 【宜忌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孕妇忌服。"
  浏览: 17


本草知识推荐
·木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
·《本草纲目》版本颇多 主要有四大版本
·名言名句12条:医者,仁术也。
·南瓜瓤的功效与作用、禁忌和食用方法
·本草纲目大辞典内容说明
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简介
·木天蓼的功效与作用,木天蓼的副作用
·李时珍不畏行医难
·《本草纲目》的取材与撰写
·医药健康包括哪些方面

 >> 友情链接
古汉字字典 太原房屋安全检测 虚拟手机号码 山西专利申请 绿色管理体系认证 墨家SEO研究院 宠物托运 郴州男科医院 挂机方案计划研究中心 手机软件大全 试管婴儿 中专技校招生 周公解梦-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