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词典logo
  词语: 藤乌头
  解释: 藤乌头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【异名】血乌、见血封喉(《中药材品种论述》),蔓乌头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藤乌、羊角七(《药学学报》12(10):684,1965)。 【来源】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头的块根。 【植物形态】瓜叶乌头多年生缠绕草本。块根倒圆锥形,长可达6厘米以上。蔓茎于向阳的一侧呈紫色,光滑,分枝。叶互生,宽圆卵形,长5.5~7.5厘米,宽5.5~6.5厘米;叶片掌状3深裂,中央裂片最大,梯状菱形或卵状椭圆形,顶端锐尖,侧裂片斜卵形,基部更分2浅裂,裂片边缘疏生钝齿;叶基部截形或浅心形,两面光滑无毛;叶柄长2~3厘米。花序含2~12花,小苞片条形;萼片5,蓝紫色,花瓣状,上萼片盔形,具短喙,侧萼片倒卵状宽匙形,下部萼片卵状椭圆形,除侧萼片内面疏生白色长毛外,余均光滑无毛;花瓣2,无毛,藏于盔瓣内,蜜腺体下部扩张至基部的裂口近截形,距长2毫米:雄蕊多数;心皮5,无毛或稀生微柔毛。甚?果长圆筒形,长1.2~1.5厘米。花期8~9月。果期10~11月。生长于山坡树丛或林缘路边阴湿草丛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陕西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 【采集】7~9月采挖,除去须根,晒干。 【炮制】清水浸漂至略存麻味,用甘草、黑豆煎汤拌蒸或同煮透后,取出晒干。 【性味】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辛,温,有大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镇痉,降压,发汗,利尿。治腰腿痛,无名肿毒,跌打损伤,癣疮。①《中药材品种论述》:"治痨伤。泡酒服治腰腿痛。"②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镇痉,镇静。降低血压,发汗,利尿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分;泡酒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磨汁涂或研末调敷。 【宜忌】本品毒性甚烈,不经炮制,不宜内服。 【选方】①治无名肿毒:藤乌头以饭米汤在糙碗上磨成浆状敷患处;如已溃烂破口应留头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②治跌打损伤:藤乌头五分。水煎,冲酒服;或将根用豆腐煮制后,晒干,酒炒研细粉,每次吞服二分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③治癣疮:藤乌头,研末水调敷。(《中国药用植物纲要》)
  浏览: 15


本草知识推荐
·医药健康包括哪些方面
·“本草”一词,首见于汉成帝建始二年
·《本草纲目》版本颇多 主要有四大版本
·李时珍不畏行医难
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简介
·木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
·名言名句12条:医者,仁术也。
·南瓜瓤的功效与作用、禁忌和食用方法
·木天蓼的功效与作用,木天蓼的副作用
·本草纲目大辞典内容说明

 >> 友情链接
在线字典网 太原房屋安全检测 虚拟手机号码 山西专利申请 绿色管理体系认证 环保空调 节点币 京东e卡回收 帮孕网 欧易官网 挂机方案计划研究中心 手机软件app大全 周公解梦-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