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词典logo
  词语: 鸭跖草
  解释: 紫鸭跖草(《广西中药志》) 【异名】血见愁(《广西中药志》),鸭舌草、本山金线连、鸭舌黄(《泉州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鸭跖草科植物紫露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紫露草一年生草本,高20~50厘米。茎多分枝,带肉质,紫红色,下部匍匐状,节上常生须根,上部近于直立。叶互生,披针形,长6~13厘米,宽6~10毫米,先端渐尖,全缘,基部抱茎而成鞘,鞘口有白色长睫毛,上面暗绿色,边缘绿紫色,下面紫红色。花密生在二叉状的花序柄上,下具线状披针形苞片,长约7厘米;萼片3,绿色,卵圆形,宿存;花瓣3,蓝紫色,广卵形;雄蕊6,2枚发商,3枚退化,另有1枚花丝短而纤细,无花药;雌蕊1,子房卵形,3室,花柱丝状而长,柱头头状。蒴果椭圆形,有3条隆起棱线。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,汉棕色。花期夏秋。多栽培于庭园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 【性味】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淡甘,性凉,有毒。" 【归经】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"入心、肝二经。"②《泉州本草》:"入肝、胆、肾、膀胱四经。" 【功用主治】活血,利水,消肿,散结,解毒。治痈疽肿毒,瘰疬结核,淋病。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"活血,止血,解蛇毒。治蛇泡疮,疮疡,毒蛇咬伤,跌打,风湿。"②《泉州本草》:"利水退癀,散结败毒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 【宜忌】《广西中药志》:"孕妇忌服。" 【选方】①治痈疽肿毒:鲜紫鸭跖草、仙巴掌捣敷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②治腹股沟或腋窝结核:鲜紫鸭跖草二两。清水煎服。或加仙巴掌合煎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③治蛇泡疮:紫鸭跖草叶,煎衣洗。(《广西中药志》)④治诸淋:鲜紫鸭跖草一至二两。合冰糖煎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  浏览: 93


本草知识推荐
·南瓜瓤的功效与作用、禁忌和食用方法
·木天蓼的功效与作用,木天蓼的副作用
·《本草纲目》版本颇多 主要有四大版本
·医药健康包括哪些方面
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简介
·《本草纲目》的取材与撰写
·“本草”一词,首见于汉成帝建始二年
·名言名句12条:医者,仁术也。
·李时珍不畏行医难
·木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

 >> 友情链接
在线字典网 太原房屋安全检测 虚拟手机号码 山西专利申请 绿色管理体系认证 环保空调 节点币 京东e卡回收 帮孕网 欧易官网 挂机方案计划研究中心 手机软件app大全 周公解梦-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