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词典logo
  词语: 黄粱米
  解释: 黄粱米(《别录》) 【异名】竹根米(《千金?食治》),竹根黄(《唐本草》)。 【来源】为植物黄粱的种仁。梁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。植物形态详"粟米"条。 【性味】①《别录》:"甘,平,无毒。"②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,性微凉.无毒。" 【归经】《本草再新》:"入脾、胃二经。" 【功用主治】和中,益气,利尿。治呕吐泄泻。①《别录》:"主益气,和中,止泄。"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去客风,治顽痹。"③《纲目》:"止霍乱下痢,利小便,除烦热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或煮粥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【选方】治小儿面及身上生疮,如火烧:黄米一升,末,以蜜水和涂之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)
  浏览: 55


本草知识推荐
·名言名句12条:医者,仁术也。
·木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
·南瓜瓤的功效与作用、禁忌和食用方法
·本草纲目大辞典内容说明
·李时珍不畏行医难
·木天蓼的功效与作用,木天蓼的副作用
·《本草纲目》版本颇多 主要有四大版本
·医药健康包括哪些方面
·《本草纲目》的取材与撰写
·“本草”一词,首见于汉成帝建始二年

 >> 友情链接
古汉字字典 太原房屋安全检测 虚拟手机号码 山西专利申请 绿色管理体系认证 墨家SEO研究院 宠物托运 郴州男科医院 挂机方案计划研究中心 手机软件大全 试管婴儿 中专技校招生 周公解梦-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