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词典logo
  词语: 黄木耳
  解释: 黄木耳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茂若色尔布(藏名)。 【来源】为银耳科植物金耳的子实体。 【植物形态】金耳担子果脑形,不规则的皱卷,基部狭窄,从树皮裂缝中长出,宽达3厘米,高达2厘米,银白色或鲜橙黄色,胶质,干后缩小,质硬而脆,但仍基本保留其原有形状及颜色,成热时表面往往覆有霜状孢子;担子梨形,15~19×12~16微米;孢子近球形至卵形,8~9×6~7微米。生于林区向阳避风山谷的栎树的腐木上。分布西藏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 【采集】6~8月采。去净泥沙杂质,晒干。 【化学成分】菌丝体含β-胡萝卜素。 【性味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甘,平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滋阴润肺,生津。治虚劳咳嗽,咳血,肺结核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4钱。
  浏览: 54


本草知识推荐
·本草纲目大辞典内容说明
·南瓜瓤的功效与作用、禁忌和食用方法
·木天蓼的功效与作用,木天蓼的副作用
·医药健康包括哪些方面
·《本草纲目》版本颇多 主要有四大版本
·《本草纲目》的取材与撰写
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简介
·“本草”一词,首见于汉成帝建始二年
·名言名句12条:医者,仁术也。
·李时珍不畏行医难

 >> 友情链接
古汉字字典 太原房屋安全检测 虚拟手机号码 山西专利申请 绿色管理体系认证 墨家SEO研究院 宠物托运 郴州男科医院 挂机方案计划研究中心 手机软件大全 试管婴儿 中专技校招生 周公解梦-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