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词典logo
  词语: 柞树皮
  解释: 柞树皮(《吉林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岛输尔巴姆那木(朝名)。 【来源】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树皮。 【植物形态】蒙栎,又名:柞树、橡碗、小叶槲树、青刚标。落叶乔木,高达30米。树皮暗灰色,纵深裂;幼枝平滑具棱,紫褐色。单叶互生,多集生于小枝顶端;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状倒卵形,长7~17厘米,宽4~10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耳形,边缘具披状钝牙齿,通常8~9对,幼时叶脉有毛,老时变无毛,侧脉7~11对;叶柄长2~5毫米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序穗状,下垂,生于新枝叶腋,雄花花被6~7裂,雄蕊通常8;雌花花被6浅裂。壳斗环形,包围坚果1/3~1/2,直径1.5~2厘米,高0.8~1.5厘米,壁厚;苞片小,三角形。坚果卵形至长卵形,直径1.3~1.8厘米,长2~2.3厘米,无毛。花期5、6月。果期8~10月。生于山坡向阳干燥处的疏林中。分布山东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。本植物的叶(柞树叶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 【采集】春、秋季采,刮去外层粗皮,晒干或煅炭。 【功用主治】利湿,清热,解毒。治肠炎腹泻,痢疾,黄疸,痔疮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足。 【选方】①治痢疾,肠炎,腹泻:柞树皮五钱。水煎,日服三次。②治黄疸:柞树皮,煅炭研末。每次二钱,日服三次。③治痔疮:鲜柞树皮捣烂,敷患处。(功用主治以下出《吉林中草药》) 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小儿腹泻取柞树皮3两洗净切碎,加水4000毫升,煎成1000毫升,用此煎液泡脚,每次半小时。病重者,口服煎液20毫升,每日2~3次。治疗200例,痊愈及好转者达96.5%。②治疗阿米巴痢疾取新鲜柞树皮200克,加水煮沸15~20分钟,制成1000毫升煎液。日服3次,每次5~10毫升饭前服。亦可用煎液灌肠。经临床验证,均有一定疗效,无任何副作用。
  浏览: 15


本草知识推荐
·《本草纲目》版本颇多 主要有四大版本
·《本草纲目》的取材与撰写
·李时珍不畏行医难
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简介
·本草纲目大辞典内容说明
·“本草”一词,首见于汉成帝建始二年
·木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
·医药健康包括哪些方面
·南瓜瓤的功效与作用、禁忌和食用方法
·木天蓼的功效与作用,木天蓼的副作用

 >> 友情链接
在线字典网 太原房屋安全检测 虚拟手机号码 山西专利申请 绿色管理体系认证 环保空调 节点币 京东e卡回收 帮孕网 欧易官网 挂机方案计划研究中心 手机软件app大全 周公解梦-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