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词典logo
  词语:
  解释: 野苋菜(《滇南本草》) 【来源】为苋科植物凹头苋的全草及种子。 【植物形态】凹头苋一年生草本,高10~80厘米。茎斜上,基部分枝,微具条棱,无毛,淡绿色至暗紫色。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1.5~4.5厘米,宽1~3厘米,顶端钝圆而有凹缺,基部阔楔形,全缘;叶柄长1~3.5厘米。花簇生叶腋,后期形成顶生穗状花序;苞片干膜质,矩圆形;花被片3,细长圆形,先端钝而有微尖,向内曲;雄蕊3;柱头3或2,线形。胞果球形或宽卵圆形,略扁,近平滑或略具皱纹,不开裂。花期6~7月。生于田野、路旁、村边。分布我国南北各地。本种与野苋极相似,但本种的果实不开裂,而该种的果实通常环状横裂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全草或根,鲜用或晒干;秋季果熟时采收种子。 【性味】甘,凉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温,味咸。"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甘,凉。" 【功用主治】清热解毒。治痢疾,目赤,乳痈,痔疮。①苏轼《物类相感志》:"蜂叮痛,以野苋菜捣敷之。"②《滇南本草》:"白者去肺中痰结,赤者破肠胃中血积。赤白同用,打肚腹毛发之积,消虫积,杀寸白虫,下气。洗皮肤瘙痒、皮肤游走之风。"③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缓和止痛、收敛、利尿、解热;种子能利尿、明目。"④《福建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。"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4两。外用:捣敷。 【选方】①治痢疾:鲜野苋根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②治肝热目赤:野苋种子一两,水煎服。③治乳痈:鲜野苋根一至二两,鸭蛋一个,水煎服;另用鲜野苋叶和冷饭捣烂外敷。④治痔疮肿痛:鲜野苋根一至二两,猪大肠一段,水煎,饭前服。⑤治蛇头疔:鲜野苋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。⑥治毒蛇咬伤:鲜野苋全草一至二两,捣烂绞汁服;或鲜全草一两,杨梅鲜树皮三钱,水煎调泻盐三钱服。(选方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 【临床应用】治疗甲状腺肿大取鲜野苋菜根、茎2两,猪肉2两(或用冰糖5钱),水煎,分两次饭后服。轻者1周,重者3周即可见效。
  浏览: 18


本草知识推荐
·南瓜瓤的功效与作用、禁忌和食用方法
·木天蓼的功效与作用,木天蓼的副作用
·医药健康包括哪些方面
·《本草纲目》的取材与撰写
·李时珍不畏行医难
·名言名句12条:医者,仁术也。
·“本草”一词,首见于汉成帝建始二年
·木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
·本草纲目大辞典内容说明
·《本草纲目》版本颇多 主要有四大版本

 >> 友情链接
古汉字字典 太原房屋安全检测 虚拟手机号码 山西专利申请 绿色管理体系认证 墨家SEO研究院 宠物托运 郴州男科医院 挂机方案计划研究中心 手机软件大全 试管婴儿 中专技校招生 周公解梦-人物